车评界如今普遍对小米心生不满,因为小米彻底改变了这一领域。每当小米出现问题,车企仅需投入800元即可招募到愿意参加新车发布会的参与者,大大节省了公关成本。过去,车评人通过接受报酬进行评测来盈利,一笔生意动辄几千甚至上万,他们为车企美言,然而这却让普通消费者在购车时遭受了欺骗。据2025年的数据显示,有70%的购车投诉源自虚假宣传。例如,上个月某国产SUV在评测中夸大了续航里程,实际使用时却减少了200公里,这让车主们愤怒不已。现在,消费者们变得更加精明,他们直接前往4S店试车,亲自操作方向盘、聆听发动机声音,并在口碑群里询问真实反馈。有人甚至在4S店连续坐半小时沙发体验舒适度,并现场记录油耗进行比较,不再轻易相信评测。
随着车评门槛的降低,行业反而变得更加透明。更多的人参与到讨论中,分享他们的实际用车经验,这使得厂商的欺骗行为变得更加困难。消费者在购车时不再容易上当受骗,既节省了金钱又保证了安心。您认为这种情况如何?
© 版权声明
本站提供的内容仅作为个人学习、研究以及欣赏!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共同维护和谐健康的互联网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