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的清晨,阳光透过少林寺的古老门扉,洒在历史的长河中。第一财经的记者,怀揣着对少林寺的无限好奇,再次踏入这片神秘的土地,将这段奇妙的旅程以直播的形式,展现在众人的眼前。
当直播的镜头缓缓推进,直至方丈室的门槛时,恰逢新任住持释印乐法师,面带微笑,挥手致意,宛如春风拂面,令人心生暖意。他步履从容,从敞开的侧门步入围挡之中的方丈室,那里,蕴藏着少林寺的智慧和传承。
自那方丈室被围挡笼罩,便如同一座神秘的宝库,引得外界好奇的目光纷纷投向。而少林寺,这座坐落于嵩山之巅的千年古刹,不仅是少林景区的璀璨明珠,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
嵩山少林景区,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然而,在媒体报道中,少林寺与景区之间,曾因门票分成、土地等问题,有过一番波折。而外界对于少林寺商业化的质疑,也从未停歇。
行走在售票处大街两旁,各式店铺琳琅满目,既有传承千年的河南特色美食,也不乏瑞幸咖啡、德克士等潮流品牌的身影。佛殿前的平安香,更是曾因高价而备受争议。然而,记者在7月31日的走访中,却发现武僧和高价香已不见踪影,僧人们大多沉默寡言,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尘封的历史。
在少林药局门口,记者偶遇了仍在售卖药贴、药膏的僧人。这些药贴,源自少林寺独特的药方,由社会企业代工生产,售价在百元至百五之间。它们承载着少林寺的医术精髓,也见证了这座古刹的传承与发展。
就在记者现场采访、直播之际,印乐法师在僧侣和工作人员的簇拥下,匆匆而过。随后,众人推开封闭的方丈室围挡,从侧门步入其中。这是新住持上任以来,难得的公开露面,也引发了外界对于少林寺未来管理的无限遐想。
印乐法师,自1982年剃度以来,便在河南省佛教协会深耕,1990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2005年升任白马寺方丈,结束了该寺八年无方丈的历史。这位少林寺的新掌门,将如何引领这座千年古刹,走向新的辉煌?这一切,都令人期待。不可忽视的是,印乐法师曾于媒体面前,直面关于少林寺的提问。回溯至2007年9月,法师在访谈中,直面“少林寺凭借商业化的运作,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法师您是否也有此等雄心壮志”的拷问。法师淡然回应:“我无意对少林寺妄加评断,白马寺自持佛教传统,致力于更好地守护、传承、发扬佛教的精髓与文化遗产。即便只是游客口中‘白马寺才像个寺庙’的朴素赞誉,亦足以让我们心满意足,内心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