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婚姻登记率,各地普遍采取了发放补贴、延长婚假以及放宽登记条件的措施。
据《财经》记者王静仪报道,编辑王延春整理,2024年全国范围内的婚姻登记对数为610.6万对,婚姻登记率为4.3‰;同时,依法办理的离婚手续对数为351.3万对,离婚率为2.5‰。这些数据由民政部于7月30日发布的《2024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所披露。
“婚姻登记率”指的是在一定时间段内,每1000人中有多少人登记结婚或离婚。以2024年为例,每1000人中就有4.3对新人结婚,2.5对夫妻离婚。
“离婚与结婚比例”即某时间段内离婚登记人数与结婚登记人数的比例。根据2024年的数据,这一比例为57.5%,即平均每100对结婚的夫妻中,有57.5对选择离婚。
2024年共有610.6万对新人结婚,相比2023年减少了157.4万对,降幅达到了20.5%,创下了自1980年以来的最低结婚纪录。
然而,根据民政部的最新数据,2025年上半年婚姻登记对数为353.9万对,较2024年同期增长了10.9万对。
在结婚人群中,25至29岁的年龄段占据了主导地位。据民政部门的数据显示,在去年的610.6万对新人中,25至29岁年龄段的结婚人数高达428.8万人,这一比例达到了35.1%。
为何结婚率持续走低
自2014年起,中国国内的结婚登记人数呈现出持续的下降态势。2013年,全国范围内的结婚登记对数达到了1346.9万对。然而,从2014年到2022年,这一数字连续九年呈现下降趋势。2023年,由于疫情后的“补偿性结婚潮”影响,结婚登记数有所反弹,达到768万对。但到了2024年,数据再次下滑,降至610.6万对。
(数据来源:《2024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省在我国的结婚人数中占据首位。《中国统计年鉴2024》指出,2023年广东省的结婚登记对数为63.22万对,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超过60万对的省份,连续多年保持这一领先地位。然而,广东省的结婚人数也呈现下降趋势,据广东民政事业统计报告,2024年的结婚登记数量降至51.2万对。
宁夏、青海、西藏等地的结婚人数相对较少,而北京、上海等超一线城市则位于排名的末尾。以上海为例,2024年,上海办理结婚登记90167对,离婚登记44864对。
近年来,我国结婚登记人数持续下降,这一现象引起了人口学家的关注。他们提出了六大原因来解释这一现象。
首先,适婚年龄人口数量下降。一般来说,20岁至39岁的人群被视为适婚年龄人口,《中国统计年鉴2024》显示,2023年中国20岁至39岁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为26.29%,较2013年(31.97%)和2020年(27.66%)有所下降。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80后、90后、00后在2020年的存活人口分别为2.14亿、1.78亿和1.55亿,整体呈下降趋势。
其次,适婚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岁至40岁男性人口比女性多1752万人。
第三,初婚年龄推迟。根据七普数据,2010年中国平均初婚年龄男性为25.75岁,女性为24岁;而2020年平均初婚年龄男性上升至29.38岁,女性上升至27.95岁。
经济发达地区的结婚年龄普遍较大。2024年上海婚姻登记数据显示,上海全市结婚人员平均年龄为34.9岁,其中男性35.8岁,女性34岁;全市初婚平均年龄30.1岁,其中男性30.8岁,女性29.5岁。
第四,城市高房价和农村高彩礼。育娲人口研究指出,当前我国部分大城市的房价已超出普通工薪阶层的经济承受能力,许多年轻人因买不起房而选择推迟结婚。在部分农村地区,天价彩礼导致许多年轻男青年无法结婚。
第五,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大学毕业生选择“慢就业”。如果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结婚生育意愿自然会降低。
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年轻一代的婚姻观念已经发生改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女性教育水平和经济独立程度的大幅提高,调查数据显示女性的结婚意愿比男性更低。
提高结婚率的策略:发钱、婚假延长与政策放宽
根据民政部的统计数据,2024年我国的结婚人数为610.6万对,较上年下降了20.5%,创下了自1980年以来的新低。与此同时,离婚率也有所下降,2024年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有351.3万对,离婚率为2.5‰,较2023年的2.6‰略有降低。
为了应对结婚率的下降,各地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发放结婚奖励、延长婚假以及放宽结婚条件等。一些地区甚至宣布了对结婚的现金奖励,例如广州市白云区龙归街道南岭村自今年1月起实施的《初婚奖励实施方案(试行)》,规定符合条件的初婚夫妻最高可申领4万元奖金。
在山西省吕梁市,自2025年1月1日起,对女方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的初次登记结婚的夫妇,将提供1500元的奖励。此外,全国已有28个省份明确延长了婚假,其中山西和甘肃的婚假最长可达30天,25个省份的婚假延长至10天以上。
《婚姻登记条例》的修订也简化了结婚程序,内地居民申请结婚登记不再需要提供户口簿,实现婚姻登记“全国通办”。同时,一些地方还宣布在音乐节现场提供结婚登记服务,如2025年新疆超级草莓音乐节期间,有地方民政部门入驻提供现场登记服务。
湖北天门市成为观察发钱政策对婚育影响的一个典型案例。天门探索实施了全周期婚育支持体系,包括2025年3月推出的七条补贴政策,其中结婚登记的夫妇可享受6万元购房补贴,并可与其他补贴叠加。此外,生育一孩、二孩、三孩的妇女分别享有6个月、7个月、8个月的产休假。
据湖北广播电视台报道,自新政发布以来,天门市已有210多对夫妻领到6万元的购房补贴,其中20多对夫妻使用购房认购券购买了房产。在婚育新政的推动下,天门的生育意愿显著提升,2024年出生人数同比增长17%,实现了8年来的首次“由降转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