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00余退役军人转战教育界,中小学任教显担当

图片[1]-14800余退役军人转战教育界,中小学任教显担当-春天资源分享网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退役军人事务部就业创业司负责人盛保晨表示,我国近年来通过政府与企业合作、资源整合、创业支持及岗位开拓等四种主要途径,已助力140万退役军人实现就业意向,并培养出约2万家退役军人企业主体,构建了“退役即就业”“退伍仍发光发热”的就业创业新模式。这一成就的取得,依赖于一套涵盖政策扶持、技能培训、岗位匹配及长期发展的全面解决方案。

通过签订战略协议与69家中央企业、国有企业及大型民营企业,退役军人事务部成功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就业合作体系。根据最新数据,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已与约2万家企业展开合作,积极推动实施“优先录用”和“放宽条件”等政策。例如,在江苏的一个制造业基地,一位退役军人因其在军事管理方面的经验而获得破格录用的机会,被任命为生产组长;而在浙江的一家物流公司,则将士兵的驾驶经验纳入驾龄认定,有效解决了资格转换的问题。

政策扶持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2万家企业聘用退役军人并享受到税费减免政策。其中,一家央企在2024年新增的退役军人岗位数量同比增长了35%。盛保晨特别指出,中国中车、顺丰等企业推出了“军人驿站”培训项目,旨在将军事技能转换为叉车操作、仓储管理等岗位所需的适配能力,从而实现退役军人的技能顺利过渡。

为解决退役军人就业信息不均衡的问题,一款退役军人服务应用程序已经整合了人社部及各大招聘平台的数据资源,建立了包含320个职业类别的数据库。在2024年的“金秋招聘月”活动中,该平台单日成功促成8700名退役军人在线达成就业协议。北京市推出的“码上就业”系统,通过算法对服役记录与岗位要求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有效提高了匹配的准确性,将其提升到了82%。

线下服务拓展升级:我国每年举办的退役军人就业招聘会数量超过1.2万场。广东省推出的“戎归南粤”活动,创新性地引入了“直播招聘+技能展示”的复合模式,一场活动即可提供高达1.6万个岗位。在宁夏,退役军人事务机构与当地葡萄种植园区合作,实施了“定向培训+保障就业”的项目,助力280名退役军人成功转变为农业技术人才。

为充分挖掘退役军人的创业潜力,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金融信贷、场地租赁等,已相继实施。在全国1988个创业孵化基地中,成都的“军创智慧谷”成功孵化了47家高新技术企业,年产值超过12亿元;浙江的退役士兵陈某凭借其无人机巡检项目,在创业大赛中获得了千万级的风险投资,目前该项目已服务于20多个县区的电网系统。

两届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共涌现出370个优秀项目,涉及智能制造、生态农业等多个领域。退役军人事务部与央行共同推出的“强军贷”产品,已发放贷款总额达148亿元,某军创企业研发的应急通信设备也被纳入国家防汛物资储备目录。

即将发布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条例》将从法律角度确立“教育培训优先、岗位跟进”的模式。山东在试点“入伍即签就业协议”制度,与企业合作培养技术士官;上海则探索使用区块链技术存储军事技能认证,以实现跨行业资质的互认。

盛保晨指出,未来将着重开发航空航天、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的岗位,并建立退役军人人力资源开发指数体系。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加快,这支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将在更多领域发挥其独特的价值。

文章来源:尔德资源分享网 https://www.uctravos.cn/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