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弹琴:印度展开反击了,形势多变。

图片[1]-牛弹琴:印度展开反击了,形势多变。-春天资源分享网图片[2]-牛弹琴:印度展开反击了,形势多变。-春天资源分享网

不凡之势,印度已悄然展开反击之姿。

此举,令特朗普的面容不禁泛起一丝尴尬之色。

前一日的特朗普,还自信满满地宣称,在强力的施压之下,“听闻”印度将摒弃对俄罗斯的石油采购,他正满怀期待地等待结果。

然而,转瞬之间,8月2日,两名匿名的印度高级官员便公开发声,声明印度政府的立场未曾动摇,俄罗斯石油,印度依旧坚定采购。

我目睹,西方媒体竟以“印度无畏美国关税重压,毅然续购俄罗斯石油”为题,这难道不是有意让特朗普的颜面扫地吗?

印度此举,实属无奈,因为这关乎国家的根本利益。

印度官员直言,印度政府并未对石油公司下达减少俄罗斯进口的指令,而这些长期石油合同,并非一朝一夕便可轻易中断。

特朗普,你这次恐怕又要自食其果了。此类国家大计,岂能仅凭“听闻”便妄加揣测?

然而,特朗普的尴尬并非全然无因。

查阅消息源,我们发现路透社曾发布所谓“独家消息”,声称印度将不再购买俄罗斯石油,其依据便是印度多家国有炼油厂在过去一周内未采购俄罗斯原油。

但印度方面却澄清,减少采购并非因特朗普的威胁,而是由于俄罗斯出口减少、印度需求稳定,以及俄油折扣降低等多重因素所致。

这样的结果,无疑让特朗普倍感失望。

特朗普曾对印度口诛笔伐,指责其“不地道”,甚至宣布对印度征收25%的关税,并威胁将加征罚金。此外,他还向俄罗斯施压,若10天内未能与乌克兰达成停火协议,将对俄罗斯实施二级制裁,即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100%关税。

在特朗普眼中,关税似乎成了万能钥匙,没有关税便万事难成。

那么,究竟是谁在购买俄罗斯石油?外界普遍认为,中国、印度、土耳其是主要买家,其中印度的采购量尤为突出。

目前,印度位居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仅次于中国和美国,而俄罗斯则是印度最大的石油供应国。

数据显示,2022年1月,印度从俄罗斯每日进口石油量达6.8万桶,至同年6月,这一数字激增至每日112万桶,最高甚至超过200万桶,有时甚至超越中国。

俄罗斯折扣石油,更是占据了印度石油进口量的40%。

试想,若切断俄罗斯石油供应,对印度的石油供应乃至整个印度经济将造成何种冲击?

特朗普误以为印度是一只软柿子,只需轻轻一捏,便会乖乖听话,停止进口,然而他显然想得太简单了。

更要指出的是,除了经济利益之外,地缘政治因素同样错综复杂。

尽管美国与印度关系融洽,特朗普与莫迪的会面总是充满热情,但印度与俄罗斯的关系,却更为悠久与深厚。在冷战硝烟弥漫的岁月里,苏联,这位印度的“老朋友”,始终坚定地站在印度一边,与美中分庭抗礼。印巴之争,苏联屡次伸出援手,动用否决权为印度保驾护航。而印度的武器库,亦多得益于苏联的慷慨支援。在印巴纷争中,苏联的影子无处不在。

普京与莫迪,两位领导人亦为多年老友,彼此间的交往早已超越了政治的界限。印度外长苏杰生更是盛赞,印俄关系乃“世界政治中不变的常数”。

然而,西方媒体却敏锐地洞察到,印度与俄罗斯在能源、军事、核能及高层外交等多个战略领域的紧密合作,已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坚实基础。这样的紧密联系,绝非简单的经济杠杆所能轻易撼动。换言之,美国即便是想通过“额外惩罚”来改变印度的战略考量,也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于是,即便是在特朗普的“打脸”之下,印度依然坚定地选择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这不是印度第一次在特朗普面前展示自己的独立性。

回顾过往,特朗普曾夸口称,正是他的积极斡旋和压力,才使得印巴最终实现停火。然而,这却激怒了印度,因为印度最反感的就是在压力之下停火。特朗普此举,无疑是在触碰印度的底线。

最终,印度公开澄清,停火与特朗普无关。许多印度民众更是对特朗普怒不可遏,直呼其为“骗子”。这对于一心想要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特朗普来说,无疑是一次公开的羞辱。

然而,这并未结束。特朗普曾宣称,他不在乎印度如何对待俄罗斯,甚至暗示印度可以联手俄罗斯,共同对付“死亡经济”。然而,印度人岂能容忍这样的侮辱?

印度总理办公室随即发文回应,强调“印度经济充满活力和韧性”,“莫迪经济学不仅健在,而且在保护主义盛行的世界中,成为唯一的亮点”。这无疑是在对特朗普的又一次“打脸”。

那么,如何看待这一系列事件呢?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特朗普的想法过于天真。他竟然幻想着,只需施加压力,印度就会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特朗普对印度的认识,似乎还停留在表面。事实上,并非所有问题都能通过关税来解决。这次事件,让特朗普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接下来,他该如何兑现自己的诺言呢?如果不能对印度实施“额外制裁”,那么他对俄罗斯的制裁就只是一句空话;如果能够实施制裁,那么美印关系必将发生重大变化。

其次,战略平衡正在发生改变。曾经,印度自诩为“左右逢源”的智者。正如彭博社所言,印度曾是地缘政治的“甜蜜点”,一方面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打得火热,另一方面又与中国和俄罗斯一道,共同组成金砖国家。然而,随着局势的发展,这种平衡正在被打破。

总之,冷战时期的印俄关系,以及印度与美国之间的博弈,都为我们展现了大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战略考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各方势力都在寻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这一切,都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上演。莫迪的步伐,如同走钢丝般巧妙,既能在白宫的贵宾席上悠然品茗,又能在俄罗斯的广袤土地上与普京总统深化两国间的紧密合作。然而,特朗普的登场,如同晴天霹雳,打破了这份微妙的战略平衡。

诚然,印度,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历来是西方世界用以制衡中国的关键棋子。甚至有些印度人,乐此不疲地扮演着这一角色,将自身的利益拱手献上,以求得所谓的“投名状”。

然而,特朗普的到来,却如同打破沙锅问到底,他全然不将所谓的“筹码”放在眼里。在他眼中,你若不是他眼中的棋子,便只能沦为被他随意侮辱的对象。

印度的神话,似乎在这一刻开始崩塌。

第三,善恶终有报,恶人自有恶人磨。我们中华民族深知,印度并非省油的灯,莫迪更是个深谙博弈之道的老手。然而,特朗普却似乎不信这一套,他总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如此看来,莫迪与特朗普,可谓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在这场博弈的舞台上,莫迪的“赢学”似乎与特朗普的“赢学”不相上下。善恶终有报,恶人自有恶人磨,这句话,似乎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再来说说印度与加拿大,这对曾经的难兄难弟。加拿大,这个曾经对美国言听计从的国家,如今却陷入了深深的沮丧。美国对日本、韩国、欧盟的关税不过15%,而加拿大,这个对美国忠心耿耿的伙伴,却遭到了特朗普的“两刀”制裁,关税高达35%。

加拿大前政府官员布莱恩·克劳不禁感叹:“其他国家选择向美国妥协,而加拿大却选择了独自对抗。遗憾的是,如今加拿大与中国一样,成为了唯一敢于对抗这位总统(特朗普)的国家。”

文章来源:尔德资源分享网 https://www.uctravos.cn/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