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保政策对小餐馆的冲击:新社保规定是否会加剧小餐饮业的困境?

图片[1]-新社保政策对小餐馆的冲击:新社保规定是否会加剧小餐饮业的困境?-春天资源分享网近期,餐饮行业风云变幻,一场由最高法发起的社保新政如疾风骤雨般席卷而来。自9月1日起,无论“自愿放弃协议”是否签署,雇佣员工必须缴纳社保。这一政策的出台,让京城一条历史悠久的胡同里,经营了八年的拉面馆老张不得不黯然关闭了门。他核算了一下,每月的社保支出将高达1.8万元,而他的月净利润仅有2万元,这无疑是在与命运进行一场赌注。

与此同时,在深圳南山区的李姐,尽管她的快餐店也拥有五名员工,但她并未感到太大的压力。她的店每月的社保支出比上海同行少了近4000元。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一个关乎百万小餐饮店生死存亡的问题:社保政策,能否为小餐饮业留下一线生机?

一、重压之下:10人小店年度社保支出高达24万

在武汉户部巷,王记热干面的老板王建国近期夜不能寐。他麾下有6名员工,过去都是按照最低基数缴纳社保,员工也心照不宣地选择“多拿现金”。然而,新规施行后,按照实际工资(人均6000元)缴纳,每月企业需额外承担1.2万元,年累计达14.4万元。

“热干面一碗6元,日售300碗方能填补社保之洞”,王建国向记者展示着他的账本:房租上涨了15%,外卖平台抽成高达23%,如今再加上社保,他面临的选择唯有“要么提价失去顾客,要么硬撑至关门”。

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中国烹饪协会的数据显示,小餐饮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仅5%-8%,而社保支出占据了企业用工成本的24%(养老16%+医疗8%)。如果一家10人小店全体员工都合规缴纳社保,一年至少需多支出24万元,这几乎等同于支付了半年的房租。

二、深圳的“缓冲区”:基数低弹性大,老板员工共得益

面对同样的大潮,深圳的小老板们却感受到了微不足道的压力。2025年,深圳社保基数下限为6733元,较上海的7384元低8.8%,仅为北京的7706元的87%。更重要的是,深圳对“小微餐饮”给予了特别关照:

员工人数少于10人的,前三年可按基数的80%缴纳,第四年逐步过渡至100%;

季节性用工(如大排档旺季雇人)可按“小时工”参保,每月按实际工时缴费。

深圳罗湖的湘菜馆老板周玲算了一笔账:她雇佣了8名员工,按照深圳政策,首年每月社保支出为8600元,较上海标准少花费3200元。“省下的钱能多雇佣一个洗碗工,员工也更愿意缴纳社保了”。

员工同样获益。深圳餐饮服务员小陈表示:“以前老板每月多给500现金,现在交社保,医保报销比例从50%提升至80%,上个月生病住院省了3000多元,这可比拿现金划算多了。”

文章来源:尔德资源分享网 https://www.uctravos.cn/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