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80周年的日子里,8月6日,广岛市再次举行了庄重的和平纪念仪式,缅怀那场改变世界格局的悲剧。在这座饱经沧桑的城市中,哀思如潮,祈愿和平的烛火在岁月的长河中熊熊燃烧。
回溯至1945年8月6日的清晨,广岛市的晴空万里,却难掩即将降临的浩劫。7点09分,警笛声划破宁静,将人们从睡梦中惊醒。美军飞机掠过城市,警报解除,人们以为可以重拾安宁,却未料到,灾难的序曲已经悄然拉开。就在这生死攸关的瞬间,“小男孩”原子弹在广岛市中心爆炸,瞬间将这座城池化作炼狱。三天后,长崎同样遭受了“胖子”原子弹的摧毁,植被尽毁,生灵涂炭。截至1945年底,广岛与长崎的死亡人数分别高达14万与7万,而后续因烧伤和辐射伤害而丧生的人数更是难以计数。
80年过去了,核爆幸存者日渐凋零,他们带着病痛与歧视,仍在为避免悲剧重演而奔走呼号。其中,“日本原子弹氢弹爆炸受害者团体协议会”这一致力于揭露核武器非人道性并倡导核裁军的组织,在2024年荣获诺贝尔和平奖。他们在8月5日的声明中发出警示:“持有核爆者健康手册的人数已不足10万,平均年龄超过86岁,我们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同时,核风险正达到临界点。”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报告更是令人忧心忡忡,全球正站在新一轮核军备竞赛的边缘。《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的连续两届无果而终,更让人们对和平的未来充满忧虑。91岁的双重被爆者今道量友,用他的人生经历,为世人敲响了警钟。他回忆道:“我曾经目睹的地狱般景象,不希望任何人再经历。”在广岛核爆后,今道量友一家迁往长崎,8月9日抵达时,长崎同样遭受了核爆。在核爆80周年之际,他向《读卖新闻》讲述了当时的灾难,提醒人们警惕核威胁。
广岛市已开始尝试运用VR(虚拟现实)与AI(人工智能)技术,记录核爆的惨痛记忆。NHK在过去二十年间,对核爆幸存者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与记录,并借助年轻演员的演绎,结合VR技术,重现了爆炸后的场景。日本旅行社更是在广岛和平纪念公园内推出了VR导览行程,让游客们得以透过VR眼镜,亲身体验原子弹爆炸后的惨烈景象。
此外,广岛市还积极推动AI技术的应用,研发出能与核爆幸存者进行虚拟对话的“核爆幸存者证言应答装置”,预计将于今年8月后在学校进行试运行,未来更将在核爆资料馆等地普及使用。8月5日,日本“原子弹氢弹爆炸受害者团体协议会”公开发声,其声音如同一记警钟,强烈呼吁加速推进《禁止核武器条约》的进程,力促“核裁军”迈向“核武器全面销毁”的终极目标,并积极伸出援手,抚慰那些饱受核爆之苦的幸存者心灵。
声明中对日本政府的态度进行了不留情面的批评,指出日本虽自诩为“核打击的孤岛”,理应在推动和平之路上扮演关键角色,却对《禁止核武器条约》的缔约国会议置若罔闻,甚至拒绝以观察员身份参与。自2017年联合国大会批准《禁止核武器条约》以来,该条约于2021年1月正式落地生根。它全面封杀了核武器的研发、生产、试验、部署、使用乃至威胁使用的任何可能。据统计,截至2025年3月,已有98个国家在条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其中73个国家已走完了批准的最后一程。然而,包括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和法国在内的五个核武大国,却依然置身事外。
全球核军备竞赛的阴云密布,愈演愈烈。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在6月的报告中揭示,诸多核武国家在过去一年中持续加固其核武库,并纷纷退出核军控条约,为新一轮的核军备竞赛埋下了火种。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回应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的“挑衅”时,果断下令将两艘核潜艇部署至战略要地。而俄罗斯方面则回应称,美军潜艇的动向早已尽收眼底,此举并非“新威胁”,俄罗斯已做好充分应对准备。
美国《国家》杂志在5日的报道中警告,华盛顿与莫斯科之间的紧张关系可能演变为一场真正的战争——一场可能颠覆我们现有生活的核大国之间的战争。目前,随着鹰派势力力推冷战时期的危险核战略,反核运动正处于守势。一场新的反核运动亟待融入全社会追求和平与正义的洪流,并在全球范围内重建一个由倡导者和组织者共同构筑的和平新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