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务员岗位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大量应试者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寻求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上迎接新的挑战。

图片[1]-在公务员岗位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大量应试者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寻求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上迎接新的挑战。-春天资源分享网 图片[2]-在公务员岗位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大量应试者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寻求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上迎接新的挑战。-春天资源分享网

 

在当代,稳定与荣耀成为许多青年心中的向往,这种追求促使他们探索不同的职业路径。然而,随着国内公务员考试的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寻求新的职业机会。

近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名人数激增至341.6万,较十年前的141万增长了近一倍。这不仅反映了公务员考试的吸引力,也揭示了年轻人对“上岸”的渴望。尽管上岸之路充满挑战,报名人数的激增使得难度大幅提升,但这一热潮已经不再囿于国界之内。

从“北漂南下”到“归巢考公”,年轻人对公务员职位的追求可见一斑。然而,随着国内竞争的加剧,一些地方的岗位要求已经从大专学历提升至研究生学历,报录比高达1:1000。在这样的压力下,一种意想不到的转变发生了: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将目光投向了日本、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公务员体系。

近五年来,中国学生申请海外公务员岗位的数量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2024年,加拿大就有超过500名中国留学生申请公务员职位,同比增长30%。在日本,2023年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外国籍人士中,83人为中国人。在新加坡,尽管竞争激烈,仍有10名中国留学生成功脱颖而出。

这种“海外上岸”的浪潮,部分得益于部分国家政策的放宽。日本部分地区取消了公务员考试的国籍限制,奥地利小镇哈尔施塔特因旅游发展需求欢迎中文人才,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则通过管培生项目吸引包括中国留学生在内的应届毕业生。

500多年前,哥伦布的“上岸”传奇激励着无数人。如今,海外留学生凭借自身学识,在异国他乡完成考公,实现了新的“上岸”。尽管国外公务员的稳定性不及国内,但这却成为了他们身份的另一种策略。

例如,在美国,公务员职位中约10%为终身制,90%为合同制;在日本,2000年后推行了“地方公务员灵活雇佣制度”;在欧洲,多个国家在2008年后打破了“终身任职”的传统。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国,除了“绩效合同制”的严格规范,还有“跨部门竞聘”的神秘法则和互联网企业中的末位淘汰。

对于留学生群体而言,海外公务员的职位依旧熠熠生辉,尤其是与“身份维系”紧密相连的那份荣耀。以澳大利亚为例,留学生们在异国他乡取得硕士学位后,可通过公职之路获得稳定的签证,甚至有望成为永久居民;在奥地利,他们也能凭借“红白红卡+”在当地开辟职业新天地。

然而,这一趋势尚未成为留学归国的主流。原因与我国公务员考试的“被迫趋势”相似,海外考公同样是一种“被迫选择”。若国内公务员考试的竞争不那么激烈,寻求稳定的留学生也更可能选择回国“上岸”。以2024年为例,留学生归国就业倾向的企业类型分析显示,归国者在处理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和身份标签等方面面临更大挑战。

因此,一些通过海外归国实现“身份策略”的留学生表示,从长远来看,回国发展或许更为明智。这一波“海外考公”的热潮对我国年轻人的启示有限,因为仅仅出国留学就已经限制了他们的选择范围。

尽管海外归国的潮流尚未席卷大地,成为众人争相效仿的风尚,但这股“归国潮”所选择的独特航道,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深思。我国的高学历优势正如破晓的曙光,渐次照亮全球的每一个角落,未来,在众多国际舞台上,这一波海外考公的热潮将如何影响和塑造我国年轻人的职业选择,值得我们期待。

文章来源:尔德资源分享网 https://www.uctravos.cn/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