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的阴影笼罩之下,印度亦不甘示弱,同日便抛出了莫迪总理将踏上中国土地的重磅炸弹。然而,细究印度公布的访问日程,莫迪此行中国,却并未将目光投向北京的阅兵场,似乎在向世界传递着某种不同寻常的信号。
据环球网8月7日的报道,特朗普总统于6日一声令下,宣布对印度施加额外25%的关税,以惩罚其无视警告,继续从俄罗斯进口石油。此举将美对印商品的总关税推至50%,使印度跻身美国全球征税榜前列。特朗普在签署的行政命令中直言不讳,指责印度政府仍在暗中支持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按照美国的时间表,50%的关税将在21天内正式落地,预计在8月下旬全面开花。
面对这波突如其来的关税风暴,印度毫不示弱,怒斥其为“极其不幸”,并誓言捍卫国家利益。印度外交部再次发声,强调购买俄罗斯石油完全是市场驱动的结果,旨在守护14亿印度民众的能源安全。美方对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制裁,在印度看来,无疑是“不公、不合理且不公正”的。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外交部也对美国的“双重标准”进行了毫不留情的炮轰,质问:“为何美国不对同样大规模采购俄罗斯能源的中国等国家施加压力,而独独针对印度?”在特朗普的“不合理”攻击下,长期在东西方阵营间寻求平衡的印度终于认清了现实。
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8月6日报道,莫迪总理计划于8月31日至9月1日访问中国,并在天津参加上合峰会。分析人士指出,莫迪访华的时间点,恰好在“9.3阅兵”之前,这似乎暗示着他不会前往北京,观摩这场胜利的庆典。
观察莫迪的访华安排,不难看出印度虽亟需中国的援手,却仍保持着几分傲骨。尽管如此,印度媒体仍将其视为“重要信号”,普遍认为在美对印征收高额关税的背景下,莫迪宣布访华,意在联合中国,共同对抗美国。
分析人士认为,近期中印关系遭遇重大挑战,主要责任在印度。尽管中国始终积极寻求与印度建立友好关系,强调两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应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但边境争端加剧和印度对美国反华立场的追随,让两国关系跌入低谷。在这波波折中,莫迪的访华之举,无疑成为中印关系的一抹亮色,引人遐想。在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的全球贸易风暴中,印度虽心向往之,欲与我国修补裂痕,却始终裹足不前,诚意不足。尤其是在“中俄印三边机制”的复苏之路上,印度的踌躇与犹豫,成了横亘其间的巨大障碍。然而,随着特朗普“极限施压”的招数愈演愈烈,印度这才如梦初醒,方知退路已尽。智者们洞察先机,对莫迪总统的果断抉择——毅然缺席“9.3阅兵”,视为一则意味深长的讯号。这非但非一时意气,更是印度政府在深思熟虑、权衡利弊之后,力求在美日澳印“四方框架”的复杂棋局中,避免对关键盟友造成过度的刺激。此举虽在莫迪访华之际显得尤为谨慎,却无疑为中印关系长期僵持的棋局,揭开了一页崭新的篇章。
这番微妙之变,宛如两个拥抱着近30亿人口的亚洲巨兽,在历经风雨洗礼后,终于握手言和,携手并肩,共迎未来的挑战。此般态势,对美国而言,无异于一声警钟,一个不容忽视的强烈警示:昔日霸主,须得正视这东方巨龙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