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8月8日讯,九年蛰伏,虚增营收近200亿,*ST高鸿行将步入退市深渊。
证监会网站最新消息,近期,针对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大唐高鸿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T高鸿)涉嫌信息披露违规的违法行为,证监会依法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
经查,*ST高鸿长期涉足无实际商业价值的笔记本电脑等“空转”“走单”业务,大肆虚报收入与利润,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拟对涉事责任主体处以1.6亿元罚款,对协助造假第三方处以700万元罚款。
*ST高鸿涉嫌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红线,深交所将依法启动退市程序。对于可能涉及的犯罪线索,证监会将秉持“应移尽移”的原则,严格按照《刑法》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规定,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ST高鸿在公告中坦言,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并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根据《告知书》,公司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构成欺诈发行,2015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若最终处罚决定确认,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在公告中,*ST高鸿详细披露了财务造假细节。公司通过参与、组织虚假贸易业务,虚增收入与利润。2015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2015年至2021年,*ST高鸿便通过参与和组织虚假贸易业务,系统性虚增收入与利润。具体来看,公司通过其子公司北京大唐高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高鸿科技)参与南京庆亚贸易有限公司(简称南京庆亚)实际控制人江庆组织的笔记本电脑“空转”“走单”业务。这些交易虽形成完整的资金、合同和物流单据闭环,实则并无真实货物交付,属于典型的无商业实质交易。
2015年至2021年,*ST高鸿通过笔记本电脑虚假贸易虚增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明细如下:
在2018与2020年,*ST高鸿借助其子公司北京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高鸿数据)与高鸿恒昌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高鸿恒昌),巧妙地披上了虚假贸易的外衣,将IT系统等产品的交易粉饰得如繁花盛开。这样的手段,使得高鸿股份的2018年与2020年年度报告上的营业收入虚增了1.96亿元与308.19万元,营业成本则虚增了1.86亿元与0元,而利润总额的虚增,更是分别达到了977.69万元与308.19万元。
进入2022与2023年,高鸿股份及其旗下的高鸿数据、江苏高鸿鼎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高鸿鼎恒)以及其子公司江苏高鸿鼎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高鸿鼎远),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虚假贸易游戏,将服务器、笔记本电脑等产品的交易包装得如同梦幻泡影。这导致了高鸿股份的年度报告在2022与2023年分别虚增了营业收入7.35亿元与3.94亿元,营业成本相应虚增了7.32亿元与3.86亿元,利润总额的虚增也分别攀升至370.74万元与788.21万元。
将这些数字拼凑起来,我们不难发现,从2015年至2023年,*ST高鸿的年度报告中所呈现的营业收入虚增额累计高达198.76亿元,而虚增的利润总额也达到了7622.59万元。
更令人咋舌的是,*ST高鸿在2020年的非公开发行股票行为,竟也涉嫌欺诈发行。该公司在非公开发行的相关文件中,引用了2018年至2020年间的虚假业务收入与利润数据。2021年4月,证监会批准了高鸿股份的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募集资金总额高达12.50亿元。然而,高鸿股份的非公开发行股票文件中存在虚假记载,这一行为构成了欺诈发行。
追溯至1998年6月,*ST高鸿便踏上了A股市场的征程,至今已走过了27个春秋。然而,截至今日收盘,其股价仅剩2.21元/股,总市值也缩水至25.59亿元。在这繁华落尽之后,留下的,只有历史的沉重与现实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