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2日夜晚,在山东日照东港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的万宝赶海园,一名游客记录下的画面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月光的照耀下,一位阿姨手提小桶,将人工养殖的蛤蜊一把把撒在沙滩上,其后游客们弯腰拾取,欢声笑语与海浪声此起彼伏。这一“人工赶海”的场景,揭示了旅游经济中“体验感”与“真实性”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映射出小众旅游目的地在面临流量冲击时的生存压力。
万宝赶海园的“人工撒蛤蜊”并非孤立事件。景区工作人员透露:“野生蛤蜊日益稀少,游客增多后,若挖掘不到实物,便会抱怨,甚至损害景区口碑。”这一现实难题背后,反映了日照旅游产业格局的深刻变革。
昔日,万宝赶海园以“纯自然”著称,拥有长达5000米的自然海岸线与370万平方米的滩涂,成为了众多家庭挖掘螃蟹、搜集蛤蜊的乐园。然而,随着日照海滨森林公园、万平口等景区商业化的加剧,万宝赶海园以“人迹罕至,风景优美”的标签吸引了众多寻求独特体验的游客。然而,游客数量的激增与海洋资源的逐渐减少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野生贝类的生长周期较长,而每日数千游客的“大规模”赶海活动,使得滩涂资源逐渐枯竭。
“撒蛤蜊”行为实质上是景区对“体验经济”的一种妥协。工作人员表示,虽然撒下的蛤蜊是人工养殖的,但仍需埋入沙中,游客需要使用工具挖掘,以此来保留“赶海”的仪式感。这种“真假参半”的互动既避免了游客失望而归,又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可以说是被流量驱使下的一次生存尝试。
在视频中,游客一边捡蛤蜊一边笑着称“这次赚大了”,但在评论区中,意见却出现了分歧:一部分网友认为“只要开心,真假并不重要”;而另一部分人则质疑“花钱看表演,赶海变成了剧本杀”。这种矛盾的心态反映出大众对旅游体验的复杂需求。
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游客对“真实感”的接受度存在一个界限。根据携程攻略的数据,在万宝赶海园,超过60%的游客是亲子家庭,家长们更重视孩子的参与体验和成就感。该景区通过提供“撒蛤蜊”活动,确保每位小朋友都能收获“战果”,从而满足了低龄游客对即时奖励的需求。另外,景区还设计了“赶海任务卡”和“贝壳兑换礼物”等活动,将人工景观巧妙地融入游戏化体验中,有效减轻了关于真实性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