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消费者对小巧收藏品的热爱推动了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兴起。

 

近年来,中国消费者对小巧收藏品的热爱推动了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兴起。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强劲复苏,各地博物馆纷纷推出创意产品,以期通过“情绪消费”热潮弥补预算缺口,并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凤冠冰箱贴成为热销产品,售出超过一百多万件。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同样受到游客喜爱,约三四成参观者会在参观后购买至少一件文创产品。这些现象反映出,博物馆文创产品已成为游客体验文化、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

然而,博物馆在运营上面临一定的挑战。由于提供免费或低价入场券,同时管理费用高昂,一些公共文化场所陷入亏损。为了增加收入,博物馆开始重视礼品店的销售,2024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4.91亿人次,文创产品销售收入达到34.28亿元。

香港大学博物馆研究教授约斯特·肖肯布鲁克指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流行源于消费者对国家历史的认同感。文创产品使观众,尤其是中国观众,以较低成本接触到过去,与著名机构的藏品建立情感联系,从而促使购买。

文创产品的需求不仅推动了博物馆行业的发展,还带动了产品设计、制造业和零售业等相关行业的增长。据报道,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创产品所触及的就业人员接近两万。

尽管如此,博物馆文创产品行业仍面临同质化风险。业内专家建议,博物馆应创造个性化互动体验,以满足人们对彰显个性的需求。例如,济南设计师碧琪·徐(音)认为,随着年轻人消费习惯的改变,即兴购物成为常态,文创产业因此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总之,博物馆文创产品在满足消费者情感需求、推动行业发展的同时,还需不断创新,避免同质化,为游客提供更具个性化和互动性的体验。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