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美国转向“内向”立场,不仅加剧了美中之间的竞争,也引发了全球对美中关系的担忧。美国对中国采取的快速行动和持续威胁,虽然充满不确定性,但也暴露了美中之间深厚的经济依存关系。
经合组织在巴黎总部举行的会议中指出,美国挑起的关税战已经对全球贸易、消费和投资产生了负面影响,并警告美国经济可能因此遭受严重打击。此外,这场冲突还可能对墨西哥等美国盟友产生不利影响。新出现的经济困境,如价格上涨和商品服务稀缺,以及“美国优先”政策的地缘政治影响,共同导致了全球贸易增速的下降和全球债务的持续积累。
尽管美元仍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但美元贬值和黄金地位的上升,以及美国工业化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投资不足,都预示着可能发生的环境灾难。这些因素表明,美中之间的摩擦虽然存在,但两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依然深刻。
美中两国经济的GDP总和高达46万亿美元,占全球GDP近45%。这种相互依赖性不会轻易消失,部分原因在于两国经济的互补性。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通过系统性和战略性的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的产品和服务不仅在价格上具有竞争力,而且在质量和标准化方面也不断提高。通过规模经济和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中国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中国制造业的现代化和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巩固了其全球竞争力。无论是智能手机、汽车组装、电器制造,还是半导体、建筑材料等行业,中国都在采用先进的机械、人工智能系统和机器人技术,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成本。
中国庞大的市场和熟练劳动力,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其在关键矿产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从而具备了战略优势。美国和其他国家消费者依赖中国的进口商品,而美国将大部分日用消费品和中间产品的生产外包至其他国家,这些趋势共同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并固化了美国对这些地区的长期依赖。
综上所述,尽管美中关系存在摩擦,但两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是复杂而深层次的。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全球影响力,以及美国对亚洲市场的依赖,都表明美中之间的经济联系不会轻易消失。这种相互依存关系不仅对两国,也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